首页 关于我们 智力开发 学习障碍矫治 培训班 脑产品 合作单位 头脑风暴  
走进脑学堂 企业员工辅助计划(EAP) 脑科学与抑郁症 另类天才

脑学堂新闻

脑网测试

名称:

密码:
 产品搜索      类别:
关键字:
当前位置: 首 页 >> 智力开发 >> 信息内容
 
  [文汇报]大脑听汉语 乍闻似音乐
 
我科学家揭示左右脑语言感知的分工机制

   本报讯(记者 任荃) 汉语的抑扬顿挫,易让聪明的大脑一时“糊涂”。中国科技大学教授陈林领导的研究小组通过三年多实验证明,在汉语声调入耳后的一瞬间,大脑总是将它视作音乐,并分派给右脑处理。正因如此,中国人比西方人更频繁地使用右脑。

    此前研究发现,人类大脑的左右两个半球在处理外界声音信号时各有分工:左脑负责理解语义,右脑负责理解音乐。那么,当声音信号“站”在通向左右脑的“分岔路口”时,又是什么决定它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呢?这一直是学术界长期困惑的难题。

    此次,陈林领导的研究小组巧妙地利用汉语声调既类似音乐又携带语义的特点,来研究这一过程。他们发现,在汉语声调刚刚入耳的200毫秒内,大脑尚未觉醒,将其“误判”为音乐,于是把信号分发给了右脑;很快,大脑意识到了“错误”,立刻将指令重新分派给左脑。在此基础上,研究小组提出了两级听觉认知模型,将之前的两种假说统一起来。

    最新一期《美国科学院院报》报道了中国科学家的这一有趣发现。而弄清左右脑在语言感知中的分工机制,有助于科学家为右脑损伤或耳聋患者寻求更加有效的诊断和康复手段。同时,它也提示中国人更应重视右脑潜能的开发。
 

 
发 布 者:  admin 添 加 时 间:  2006/12/26 点 击 数: 833
 

中国脑网

中国脑网 17710588313
京ICP备19054895号-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珠市口大街金霖酒店300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