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不良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涉及医学、生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 一、学业不良患者问题的提出 本文将一位具有学业不良表现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以下简称“个案”),进行矫正实验研究。帮助个案在中考中提高成绩。 二、学业不良的研究方法 访谈法——对研究对象的老师家长及同学进行访谈,了解个案基本情况。 观察法——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观察记录来确定个案行为。 实验法——用行为矫正技术对个案进行干预实验研究。 三、学业不良的研究过程 (一)个案基本资料 姓名:王某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90年4月29日 所在学校:北京市西城区某中学 所在年级:初三年级 健康状况:良好 家庭成员:父(46岁,大学本科。技术经理),母(44岁,大学本科,财务主管) 根据个案母亲介绍,孕期母亲和胎儿状况均属正常,足月出生。出生时个案体重、生产方式正常。出生一周后,曾患肺炎,后痊愈,没有留下后遗症。翻身、坐、站立、行走顺序正常,但不会爬行。上小学前个案活动量较大,动作协调性好,语言发展正常。个案性格开朗,容易与人亲近,包括不熟悉的人,非常喜欢笑。学前没有对个案进行正规的学业教育,个案喜欢听音乐,看图画书,喜欢画画,并能持续较长时间。个案从三岁开始上过三年整托幼儿园,独立性和自理能力较强。小学三年级前学习成绩良好,可排在班级第十名左右,后因与数学老师发生矛盾,数学成绩每况愈下,甚至达到抵触程度,上初中后没有好转。根据个案班主任介绍,班内共有学生45名,个案的数学不能跟上班级进度,,考试和完成课堂练习无法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题目。尤其是计算题,计算时间较长,正确率低,有时只是看到计算便放弃解答。几何较代数成绩高。数学成绩属班上后五名。物理、化学这两科的考试中,有关概念、实验和推理的题目能做对80%以上,涉及计算的题目完成不是很好,正确率不高。计算题可以将公式列对,大部分情况下能将相应数字代人公式中,但不进行计算,班内名次在20~35名左右。个案的语文和英语成绩较好,作文分数较高,语文老师评价个案作文极富想象力。个案英语成绩较为突出,成绩稳定在班内前五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