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泳坛,美国菲尔普斯一跃成为最耀眼的明星。隐藏在这段泳坛传奇背后的,却是一段艰难的成长史,原来菲尔普斯曾经是多动症患儿。其实,你不必感到惊讶,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儿童精神医学组主任委员、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郑毅指出,多动症是儿童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只要得到及时专业的治疗,大多孩子都能摆脱多动的桎梏。
多动症孩子有千余万
据统计,我国多动症患病率 4.31%—5.83%,估计全国约有患儿 1461万 —1979万。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ADHD),他们通常表现为: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书写潦草 ;任性、不合群,缺乏自我克制能力 ;或行为幼稚、怪僻,肢体抽动,或行为无目的、贪玩、逃学、打架,甚至说谎、偷窃等,教育也无济于事。
多动症多起病在 3岁左右,多数在 7—10岁被诊断出来, 9岁时表现最突出,男孩患病率是女孩的 4倍 —9倍。造成多动症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即基因遗传,脑损伤等脑部器质性病变,可能与大脑前额叶发育迟缓有关,家庭不稳定、亲子关系不良、教育方法不当、父母患有精神疾病等社会因素,铅中毒或其他食品添加剂所致,以及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 5—羟色胺等不足。
好动不一定是多动
看到多动症的种种表现,很多家长就担心了:孩子顽皮好动,是不是得了多动症呢 ?对此,汪毅指出,好动不一定是多动症。以下 4种表现,可以帮你分清孩子正常与否。
首先,顽皮好动的孩子在做事情之前,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计划安排,也就是说他们对于自己想做的事已经心中有数了。但多动症孩子的行为较冲动,在行事过程中不断地变换花样,一会转铅笔,一会做鬼脸,做事毫无章法,常常有始无终。
其次,正常孩子一旦到了严肃陌生的场合,可以控制自己不再吵闹,如上课、开会时大多数时间能遵守纪律。但多动症孩子常不分场合不分时间不计后果地吵闹,无法自我控制。
第三,再贪玩的正常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能保持很持久的兴趣,但多动症孩子一般不能长时间对某件事感兴趣。
最后,正常孩子会对自己的不良行为进行改进,但多动症孩子总将别人的批评当成耳边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