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智力开发 学习障碍矫治 培训班 脑产品 合作单位 头脑风暴  
走进脑学堂 企业员工辅助计划(EAP) 脑科学与抑郁症 另类天才

脑学堂新闻

脑网测试

名称:

密码:
 产品搜索      类别:
关键字:
当前位置: 首 页 >> 智力开发 >> 信息内容
 
  阅读的具体策略(四)
 
理解策略
经过细读后,就进入了理解文章的阶段。事实上,正确的阅读和理解如影随形-----我们总是一边阅读一边理解。阅读结事后,对文章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不过,阅读过程中的理解未经深入思考,并不充分和全面。在阅读完以后,一般还要全面地分析和理解。
 
1.    弄清阅读中的难点和疑点
由于知识量有限,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难点和疑点。要想彻底地了解文章的意思,必须先扫清这些障碍。
 
方法很多,可以查阅手边的工具书,如词典、字典等,也可以向成人询问,以获取准确的答案。如果有条件,还应该鼓励孩子查阅相关的书籍资料,比如到图书馆去查阅各类百科全书,浅显的科学论著等,也要鼓励大家互相讨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2.     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
给每一节文字作一个小总结,若几节说明的是一个问题,就画成一段,这样将整篇文章分成几段,然后根据每一段的意思总结出全文的中心意思。这一概括的过程也是儿童逐渐理解文章内容和逻辑结构的过程。
 
这一技术在现代教学中已广泛使用,小学生基本上都能掌握。但有时教学中过分强调它,使学生们为了分段而分段,并没有认识这是为了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课文,这一点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
 
3.    回答细读前所提出的问题
经过一番细致的阅读,就可以回答前面所提出的问题了。有些问题能直接从文章中得到现成的答案,有些则需要读者经过思考和总结才能回答。回答问题与提出问题相对应,可显著提高阅读的目的性,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4.    展开联想
这是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所需要的。阅读完了文章本身,并不意味着结束了阅读过程。将文章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相比较,有助于发掘文章的现实意义;将文章与以前学过的知识相比较,则有助于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可以引导孩子去进行联想,进行多方面比较分析,并把所想所得记录下来。
 
经过具备了上述几个阶段,阅读就算是完整了,对于学习困难儿童来说,主要得强调阅读的目的、提问的技巧和概括的能力。家长和教师在这几个方面多多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在仔细阅读前先明确阅读目的、掌握提出问题的方法。而概括能力只有通过反复练习,多多阅读才能逐渐提高。
 
发 布 者:  admin 添 加 时 间:  2006/10/1 点 击 数: 1970
 

中国脑网

中国脑网 17710588313
京ICP备19054895号-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珠市口大街金霖酒店300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