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相信大脑重量与智力有关。但如果这个假说是真的,测量智商称个毛重就能解决。不过,不幸的是,爱因斯坦的大脑就只有1230克,低于成年男性的平均值1400克,但头的大小并没有影响他日后的成就。
人的智力究竟该如何量化?目前最广泛应用的方法依然是智商测试。但需要澄清的是:完成考卷后得出的分数并不是测试者的智商数,只代表测试者智商水平在人群中的大致位置。而且,智商测试作为一种标准化考试,测量问卷的设计和统计方法的选择就带上了极强的主观性。
智商的高低是天生注定的吗?性别的差异又会导致智商的差异吗?一方面,后天因素确实会对智商产生影响,有研究证明,只要对发育中的大脑进行有效刺激,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智商水平;另一方面,在对人类智商发展的研究工作中,科学家发现:自20世纪以来,女性智商测试的原始卷面分数以每十年3个点的速度持续增长,而这个增长只可能是源于女性在营养状况或是教育水平方面的改善。
现代科学萌芽于男性主导的时代。男性只要术业有专攻,即使终身未婚如牛顿或达芬奇,依然不妨碍他们在社会中收获荣誉与尊敬。而与牛顿同一时期的女性甚至连财产继承权都没有,未婚女性想独立生活都很成问题。倘若还对家庭生活不感兴趣,热衷于摆弄瓶瓶罐罐,这样的女性下场极可能是被当作女巫丢进火里烧死,而不是成为女科学家受人尊崇。而与牛顿同时代的中国女性,还裹着小脚连正常的行走都困难,就更别提科学研究了。即便是当今社会,对男女的角色期待依然存在些许不同。社会周遭对女性的期待,大多也并非是在研究领域建功立业,好动爱探索的女孩可能收到“你以后可怎么嫁出去”的负反馈。
到底谁更聪明?
参与测试的人可能会问,到底男人和女人谁更聪明?
首先,必须陈述一个事实:在神圣的科学界,从未有过任何针对性别与智力的研究,所以,如果还坚持认为“男性比女性聪明”,那不得不为这种观点扣上伪科学的帽子。
其次,如果以“男性科学家的数量比女性科学家多”这个为由,而得出“男人比女人聪明”的结论,那必须再次强调:在现实世界中,有很多女性科学家和我们一样生活在地球上,她们不如居里夫人那么有名,也不频繁见诸媒体,但她们也以无与伦比的个人智慧来造福大众,例如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细颗粒物PM2.5的胡敏教授;从基因育种的方向培育天生的“瘦肉猪”的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赵书红教授;以及研究近程反导舰炮武器系统的、海军装备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崔东华教授,她们都是2011年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获得者。
现实生活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其实性别与科研之间并无因果关系,而且女性科研工作者以及她们的成就也受到更多人和机构的关注。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正在从对未来影响至深的科研领域中寻找杰出女性,她们需要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