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障碍是一种疾病,是大脑前额叶功能的受损,不是因为家长经常陪伴孩子学习才导致的。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一些孩子上小学后根本不用家长陪,因为孩子有能力集中注意力,高效率地完成作业。而且家长反映,自己没有施以刻意培养,没有所谓的养成教育,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的。是的,大多数孩子都具备了独立完成作业的自我管理能力。但对于注意力障碍孩子来说,简单的作业也是一个漫长而枯燥的时光,他们度日如年,经常分心,效率极低,只有家长陪伴才能稍微改善。这完全体现了大脑的学习适应功能的差异,不是家长的教育方法使然。那为什么这些注意力障碍的孩子不适宜上寄宿制学校?
1、寄宿制学校集体活动过多,个人空间很少,而集体活动往往会让注意力障碍儿童更加分心,如晚上自习课,注意力障碍的孩子在教室中会东张西望,搞小动作。教师一般要照顾大多数孩子,对于个别的障碍孩子,通常不会关注。而在家学习时,孩子有私人空间,家长可以控制环境,使环境安静,没有干扰。
2、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往往睡眠不好,不易入睡,早晨又不能按时起床,在寄宿制学校,同学的干扰会妨碍睡眠质量,而一旦妨碍的睡眠时间和质量,注意力障碍的孩子第二天上课时,注意力就更加困难,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而家中有父母的督促,良好的睡眠环境,使孩子第二天上学时易精力充沛。
3、注意力障碍的孩子在小班教学和一对一的辅导下,学习成绩会有明显的进步,而家庭辅导和小型的课外班往往能满足这一条件,寄宿学校的集体活动和大课不适合孩子的学习特点。
4、家长虽然面对注意力障碍的孩子心急,焦虑,情绪不佳,但毕竟面对的自己的孩子,家长的责任心和关心是普通教师无法相比的,家长也更加了解孩子,更加心细,虽然有些絮叨,但这种关爱还是最利于学习的。相信谁也不如相信自己。
有一些家长,把具有学习困难和注意力不集中孩子送到寄宿学校后,发现孩子的成绩立即下滑,这都是缺少了监督导致的。有的家长甚至说,我想试一试不管理孩子的学习到底会如何,于是某一个期末复习任由孩子自学,结果是什么呢?绝大数家长发现,这个试验代价是孩子成绩一落千丈。
作为家长,逃避不了责任,尤其是作为学习困难的家长,责任和付出就自然比别人多,可是我们有别的更好的选择吗?除了付出,我们别无选择。把付出当作是一种分享和体验吧,过多的付出,可能意味更多的关爱和更浓的亲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