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感觉障碍系感觉诱导障碍,是指机体感受系统对外界刺激不能产生正常的感觉反应。神经系统的各种损害当涉及到感受器、传导通路和感觉中枢时,均可产生感觉诱导障碍,最常见的影响因素有神经系统及周围组织肿瘤、外伤、感染、中毒、变性、神经营养障碍及脑血管疾病等。 感觉诱导障碍根据病变性质不同而不同。病变造成神经系统破坏时产生感觉减退或消失,对神经系统产生刺激时产生感觉过敏、感觉过度或感觉倒错等。感觉减退系刺激阈值(抑制性)增高而反应性降低;感觉过敏系因反应性增高或感觉阈值降低引起的,主要为痛、触觉的敏感;感觉过度为感觉阈值增高且反应时延长所致。 常见感觉诱导障碍的临床表现有如下几点: 1.感觉丧失或减低:患者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对刺激不能感知或感受力下低。可累及全部感觉或某一感觉。 2.感觉过敏:用较弱的刺激即产生较为强烈的反应。多见痛觉过敏。 3.感觉过度:用较强的刺激后,经一潜伏期患者才感受到强烈的定位不明确的不适感,患者不能指出刺激部位、不能判别刺激的强度和性质。 4.感觉倒错:对刺激性质判断错误。如将冷沉误认为热觉,将痛觉误认为触觉等。 5.对位感觉:刺激—侧肢体,对侧相应部位也能感受到刺激。 6.疼痛共感:给予—疼痛刺激时,在身体的非刺激部位也出现疼痛。如刺激手指时前臂感到疼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