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智力开发 学习障碍矫治 培训班 脑产品 合作单位 头脑风暴  
走进脑学堂 企业员工辅助计划(EAP) 脑科学与抑郁症 另类天才

脑学堂新闻

脑网测试

名称:

密码:
 产品搜索      类别:
关键字:
当前位置: 首 页 >> 智力开发 >> 信息内容
 
  破解小学生学习障碍9大法宝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还不善于进行真正的学习活动,他们往往还像在幼儿时期,把学习和游戏或实际活动混在一起,还没有把学习区分出来作为一个有目的、有系统的专门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和家长不能正确引导孩子,很容易造成学习障碍问题。

在学校有很大一部分儿童尽管没表现出明显的情绪或机能障碍,其心理发展也属正常,但在一些领域,如阅读、算术等方面表现出严重的学习困难。有学习障碍的儿童是指那些能听又无智力缺陷,然而在行为与心理上表现出相当的偏差,以至无法良好地适应家庭生活,在学校中靠通常的教育方法未能有效学习的孩子。

《成长》版编辑你好:

我的儿子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胆子小,从来不让我们当父母的操心。他学习成绩很好,去年考上重点中学。由于学校中午提供午饭,我们就给他钱,中午饭就在学校吃了。最近我发现他情绪很不对,老是自己关起门来哭,问他也不说。前几天开家长会,有家长跟我说:“你知道吗?我听我家孩子说你儿子很长时间中午不吃饭了。”还有一个同学说:“总看到他躲在学校厕所里哭。”听了这些话,我更紧张了,晚上放学回家问他中午不吃饭,钱哪儿去了,他死活不说。

我知道孩子老实,受同学欺负了或者和老师之间有什么矛盾都自己忍着,不敢跟父母说,怕我们操心。看他目前的状态一定是心理负担太重了。我们家长很揪心,很想知道这背后的原因,也想帮他渡过难关,可我们应该找谁、怎么去打开孩子的心扉,让他把心里的烦恼和痛苦说出来。希望有人能帮我们出出主意,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存在学习障碍的孩子有哪些表现

小学二年级的明明被父母带来咨询,明明在沙盘区摆弄着玩具,父亲一脸凝重,母亲连连叹气。

明明平时不怎么写作业,写了速度也非常慢。听课效率非常低,老师反映经常走神,不知道在想什么。母亲表示,孩子下午三点半放学,回到家就写作业,一直写到晚上十一点,还是写不完。孩子总是拖拖拉拉,写着写着就愣神。对此,明明说:“我在想写不完爸爸又会打我了,所以想着想着时间就过去了。”明明父亲是一个脾气比较暴躁的人,平时见到孩子写作业慢或者不听话就动手打孩子,而且总是打孩子的头,在气头上时,嘴里还说“再不好好学习,我就打死你”之类的狠话。除此以外,母亲和姥姥在孩子小时候因为他不听话也会打他。父亲表示委屈,“有时我也是在气头上,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就下手狠了点。”母亲对此也感到不知所措,“想护着孩子吧,但又担心以后没人管得了这孩子”。

明明也很委屈:“我不是不想听课,也不是不想写作业,但有时就是控制不住。而且爸爸、妈妈、姥姥,还有老师们,他们张口闭口都是学习,我每天一点玩儿的时间都没有。”明明母亲也承认确实对孩子的学习要求比较高,平时经常一大家子拉着孩子开“家庭会议”,主题就是“学习”,“可是,小学二年级就不学习不写作业了,现在成绩在班里是倒数几名,以后初中、高中可怎么办呀?”母亲很犯愁。明明说:“我想做一只老鹰,因为老鹰是最自由了,它可以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

对此,天津市和平区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督导薛连福主任表示:前来咨询的孩子当中,存在学习问题的高达90%,像明明一样在小学低年级就出现学习问题的孩子越来越多。

小学生学习障碍问题,主要是指智力正常的儿童在学校学习中常发生的心理行为障碍。其主要表现为:学习极其被动,不能专心听讲,对学习没有兴趣;无论在课堂上或在家里均不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很差,有的还可能留级。小学生学习障碍问题具体可表现为注意力缺乏、多动、懒散、焦虑紧张及恐惧压抑等情绪障碍、学习困难、厌学等。

原因剖析

一、孩子自身生理心理因素

由于大脑发育不完善,大脑兴奋与抑制机能并不成熟,还不能够较好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故处在小学低年级的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再加上一些先天遗传素质、轻微脑组织损害、脑内神经递质代谢异常以及饮食与环境污染等,都可引发儿童注意力难以集中及儿童多动。

意志力薄弱与心理惰性也是孩子学习落后的原因。小学生会有自己的目标和想法,但由于意志力比较薄弱,只喜欢玩,不愿吃苦及懒惰等原因,导致预定目标无法实现,从而感到失望、悲观,心理受到挫伤。

孩子渴望得到父母及老师的称赞和表扬,但因自控力差,经常走神,使父母和老师更加不喜欢自己,于是产生了失望、悲伤、自卑甚至自暴自弃的心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在学习上遇到了一些失败,可是却没有得到父母和老师及时的安慰和鼓励,于是陷入颓丧与自卑之中,逐渐形成了不正确的自我概念,觉得自己不行,降低了自尊心和自信心,缺乏成就动机,体验不到学习的成功感和快乐感,自信心不足,于是对学习产生回避行为,导致成绩更差,陷入恶性循环。

二、家庭因素

父母对待孩子的错误教养方式是导致孩子学习问题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首先父母对孩子学习的期望值过高,不给孩子一点玩耍的时间,造成孩子学习压力过大、身心疲倦、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

第二、父母常常盯着孩子学习,导致孩子缺乏自觉性,难以独立领悟学习的过程,体验不到独立解决问题的快乐。

第三、父母对学习目的定位不当。简单把学习定义为与他人进行攀比的依据和取得一个成功未来的基础,功利性过强,从而使孩子对于学习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将学习看作是苦差事。

第四、家庭中缺乏良好的文化氛围。父母要求孩子用功学习,自己在家却很少看书。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父母又无法提供解决的办法。

第五、 父母对孩子否定的评价太多,很少鼓励和表扬。只是一味地批评指责孩子上课不听讲、回家不写作业,看不到孩子的进步,也不理解孩子内心的苦恼。否定的语言加重了孩子的自我否定,导致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第六、 父亲,包括其他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暴力”行为,导致孩子经常陷入紧张恐惧情绪状态中,对孩子身心无疑造成严重伤害。

三、学校因素

1 、老师的教学方式不对路。有些内容孩子听不懂,作业不会做。积攒的问题太多,旧的知识没有巩固,就不能学好新知识。同时又缺乏老师必要的学习指导,导致孩子想学却不会学。

2、老师对孩子不恰当的评价。老师往往以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好坏。孩子学习成绩差,有些老师存在偏见,抱怨指责孩子做作业不认真,上课不听讲,觉得孩子不听话,无药可救。有的老师甚至以讽刺挖苦、歧视的态度惩罚。老师的这种偏见和消极态度深深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进一步让孩子对学校产生紧张、厌倦感,对老师产生恐惧等心理,对学习失去兴趣、丧失信心。

家长对策

面对孩子学习问题,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快乐自主地学习呢?

1、家长要学会细心地观察和了解孩子,善于发现孩子在生活中对哪些方面感兴趣,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闪光点,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2、要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孩子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他是按照别人的评价去认识自己的。如果别人说他笨,他就会认为自己笨。一个总是失败的孩子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也就不去努力了。对于一个从未完成过作业的孩子,家长最好让他先做几道容易的习题,让他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再调整作业的难度。如果孩子的学习不好,不要将失败的原因归为孩子不聪明,家长可以从学习态度(是否认真)、意志力等方面去寻找原因,千万不要说他笨,让他自暴自弃。

3、鼓励孩子自我激励。如果孩子能够经常自我激励、自我鞭策,他便有可能避免学业上的失败。首先要帮助孩子树立自我激励的目标。其次要让孩子学会自我暗示,经常对自己说一句激励的话,如“我一定能成功”。再次是让孩子在行动中摆脱消极情绪。如果孩子因为怕学习失败而产生恐惧,重要的是告诉孩子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消除这种情绪。

4、加强与老师的沟通,指导孩子学习方法。在辅导孩子时,不要代替孩子学习,不要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和遇事退缩的习惯。平时多跟老师沟通交流孩子的情况,教给孩子获得知识的方法,如教孩子如何去查工具书,如何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料等。

5、给予孩子成功的机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宜过高,只要有微小的进步就要加以赞许,使孩子从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机会,而后从不断的努力中,提高他的自我评价,建立自信心。另外,成绩评定后重在自我比较,只要有进步,就应给予精神的鼓励。

6、多鼓励,少惩罚。家长尽量以鼓励代替批评,以赞许代替责骂,以协助代替讽刺,即使孩子犯错,也应温和说明,使他知道只要改正错误,仍被家长接纳。

7、千万不要再对孩子实施“体罚”等暴力行为;也不要总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孩子进行比较,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

8、给孩子玩的时间。建议孩子放学后,父母先带着孩子玩一个小时。加强与孩子沟通互动的时间,给予孩子更多的情感支持和无条件的关爱。

9、家长要营造一个民主的家庭氛围。建立一个民主、和谐、友爱、信任、尊重的亲子关系,不搞专制,做孩子的朋友。不要把自己一天在外的压力和负面情绪发泄到无辜的孩子身上。家长更不要把对自己父母从小积攒下来的愤怒和不满发泄到幼小的孩子身上。

 
发 布 者:  admin 添 加 时 间:  2013/3/6 点 击 数: 709
 

中国脑网

中国脑网 17710588313
京ICP备19054895号-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珠市口大街金霖酒店300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