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障碍(learningdisabilities,LD)是学龄期儿童常见问题之一,不仅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业进步和未来发展,而且给家庭和学校带来沉重负担,已成为国内外教育界、心理学界和医学界等共同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1-5]。本研究试图从诸多家庭因素出发,探讨其对儿童学习障碍的影响,期望为儿童学习障碍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哈尔滨市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的3个地区各抽取1所小学,再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3所小学二至四年级共2364名学生的家长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2364份家长问卷,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208份,有效回收率为93.4%。其中男生1106人,女生1102人;平均年龄(9.38±1.52)岁。
2.方法
LD儿童的诊断方法:参考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Ⅳ)[6],制定LD儿童的诊断标准:①上学期和近期主课(语文或数学)考试成绩居班级后10%;②班主任教师根据其日常学习能力综合评定为差生;③联合型瑞文智力测验总智商≥70,排除由智力障碍引起的LD;④无视、听、运动缺陷及其他躯体、精神疾病。同时具备上述条件者确定为LD儿童。
方法:采用自拟的家庭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3个方面:①家庭一般情况,包括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家庭经济收入、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结构;②母亲孕产期情况,包括有无母孕期不良因素(吸烟、饮酒、严重妊娠反应、妊娠高血压、先兆流产、感染、接触有毒物质)、分娩方式、有无出生窒息;③家庭环境,包括父母婚姻关系、教育方式(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娇宠型、支配型、干涉型、混合型)、亲子日常交流情况、家长在孩子学习方面付出的精力、孩子在家中的学习环境。
家庭情况调查问卷由学校统一发放。调查员讲明调查目的和要求后,由学生转达给家长,再由家长填写。填写的调查问卷经调查员核实无漏项后收回。
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3.02双份录入数据,用VisualFoxPro6.0进行数据唯一性检验和双份数据检核,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χ2检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二、研究结果
1.一般情况:本次调查共筛查出LD儿童210名,其中男生133名,女生77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39,P<0.001)。
2.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是否有LD为因变量(有LD=1,无LD=0),各研究因素为自变量分别进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教育方式为无序多分类变量,分析时以混合型为参照。表1显示,亲子交流、孩子在家中的学习环境、家庭经济收入、父母文化程度是儿童学习障碍的保护因素,娇宠型教育方式是儿童学习障碍的危险因素。
影响因素 |
回归系数 |
标准误 |
χ2值 |
P值 |
OR值 |
95%CI |
亲子交流 |
-0.219 |
0.103 |
4.553 |
0.033 |
0.803 |
0.657~0.982 |
学习环境 |
-0.468 |
0.143 |
10.749 |
0.001 |
0.626 |
0.474~0.829 |
家庭经济收入 |
-0.255 |
0.074 |
11.735 |
0.001 |
0.775 |
0.670~0.897 |
父亲文化程度 |
-0.527 |
0.087 |
36.845 |
<0.001 |
0.590 |
0.498~0.700 |
母亲文化程度 |
-0.541 |
0.088 |
37.990 |
<0.001 |
0.582 |
0.490~0.691 |
娇宠型教育方式 |
1.311 |
0.592 |
4.900 |
0.027 |
3.710 |
1.162~11.845 |
图1:学习障碍儿童家庭影响因素的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
注:亲子交流:1=差,2=一般,3=好;孩子在家中的学习环境:1=差,2=一般,3=好;家庭经济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1=≤400元,2=401~1000元,3=1000~3000元,4=≥3001元;父母亲文化程度:1=小学及以下,2=初中,3=高中或中专,4=大专或本科,5=研究生;娇宠型教育方式:0=否,1=是。
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为排除混杂因素的影响,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同时引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逐步前进法的最大似然比检验,选入变量的概率标准为0.05,剔出标准为0.10。表2表明,进入主效应模型的因素(影响儿童学习障碍的主要因素)有娇宠型教育方式、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其中父、母亲文化程度是儿童LD的保护因素,娇宠型教育方式是影响儿童LD的危险因素。
入选变量 |
回归系数 |
标准误 |
χ2值 |
P值 |
OR值 |
95%CI |
父亲文化程度 |
-0.327 |
0.126 |
6.678 |
0.010 |
0.721 |
0.563~0.924 |
母亲文化程度 |
-0.284 |
0.129 |
4.864 |
0.027 |
0.753 |
0.585~0.969 |
娇宠型教育方式 |
1.388 |
0.632 |
4.826 |
0.028 |
4.007 |
1.161~13.823 |
三、讨论
本研究发现,小学阶段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出现学习障碍,这与马佳等[7]、宋平等[8]研究结果一致,可能与小学阶段女生比男生在学习上更主动、更勤奋有关。小学阶段功课难度相对较低,如果能在学习上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通常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习能力的不足,提高学习成绩;反之,如果学习能力低下,又不能在学业上付出努力,就很容易发生学习障碍。既往研究表明,儿童学习障碍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生理、心理方面的内部因素,又包括家庭、学校等外部因素[9]。从家庭角度而言,有多种因素可以对儿童的学业产生影响[9-10]。本研究结果显示,亲子交流是儿童学习障碍的保护性因素之一,说明良好的沟通与关爱有利于儿童学业进步。值得注意的是,良好的亲子交流并不仅仅意味着足够的沟通时间,还要采取正确的沟通方式和有益的沟通内容,真正有效地促进亲子感情及儿童的心理行为健康发展,进而促进其学业进步。家庭中的学习环境也是儿童学习障碍的保护性因素。除学校外,家庭是儿童学习的另一重要场所。如果父母能给儿童提供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使其能在家中安静、舒适地学习,将有利于儿童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反之,如果家中学习环境恶劣,儿童不能在家中进行正常的学习,则会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厌学等,从而导致学习障碍。
宋平等[8]研究发现,家庭收入越低,儿童学习障碍检出率越高。本研究也证实,较高的家庭经济收入是儿童学习障碍的保护性因素。家庭经济收入对儿童学习的影响,一方面可能通过其对家庭学习环境的影响造成,高收入者通常有能力给子女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低收入者则往往相反;另一方面,家庭经济收入与父母的素质和学历有一定的相关性,进而可能间接地影响儿童的学业。
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表明,父母文化程度是影响儿童学习障碍的主要家庭因素,与既往其他研究结果一致[8,10-12]。父母文化程度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儿童的学习产生作用。在当今社会,高学历者通常具有较高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可以为子女提供舒适的家庭学习环境,较高的文化素质更有利于对子女进行学业上的辅导,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家庭中的文化氛围也会对子女的学习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反之,很多低学历者通常收入较低,不能为孩子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不会对孩子的学习进行正确的引导,对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的问题也通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些都必然会影响子女在学业上的进步。多因素分析还显示,娇宠型教育方式是儿童学习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那些在学习方面缺乏自律性和主动性的儿童,过分的娇宠只会导致儿童更加任性、幼稚、神经质,在学习和其他行为上随心所欲,遇到困难就退缩或逃避,不利于其探索新知识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本研究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在各种教育方式中,民主型教育方式下的儿童LD发生率最低,为5.2%;娇宠型教育方式下的儿童LD发生率最高,为19.8%。表明民主型教育方式可能是儿童学习障碍的保护性因素,对儿童学业进步具有积极影响。一般认为,民主型教育方式有利于儿童形成独立、开朗、自信等个性品质和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可能就是通过这些非智力因素对儿童的学习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家庭因素对儿童学习障碍的影响不可忽视。提高父母的文化素质和自身修养、改善父母的教育方式、进行良好的亲子沟通、尽量为儿童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等对儿童学习障碍的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