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智力开发 学习障碍矫治 培训班 脑产品 合作单位 头脑风暴  
走进脑学堂 企业员工辅助计划(EAP) 脑科学与抑郁症 另类天才

脑学堂新闻

脑网测试

名称:

密码:
 产品搜索      类别:
关键字:
当前位置: 首 页 >> 智力开发 >> 信息内容
 
  运动技能障碍的早期干预和治疗
       动作技能障碍越来越受到医学、教育和心理学界的关注。在临床工作中,如何矫正动作障碍也是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其治疗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需重视运动发育迟缓(motor delay; motor retardation)的早期预防或干预治疗,以免最终导致运动技能障碍;二是对运动技能发育障碍患儿进行康复治疗。
     运动技能障碍的早期预防  运动发育迟缓常常是运动技能障碍的早期表现。由于0~3岁是运动技能发展的主要阶段,其中0~1岁是婴儿粗大运动发展的重要时期,1~3岁是婴幼儿双手的精细运动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应重视该时期的运动能力培养。在指导家长进行运动技能训练时,要注意动作姿势质量和动作姿势的转换过程的训练,在学习运动技能的过程中避免过早训练与年龄不相适应的动作或跳过某个动作阶段,例如,没有经过爬行就直接进入站立和步行阶段。
     粗大运动能力发展的早期干预和训练目标  根据不同年龄和运动发育迟缓的特点,制定训练内容,按发育顺序先后达到抬头、翻身、独坐、爬行、独行、单腿站立、单脚跃跳等目标,从而达到增强躯干和肢体力量、身体协调性、身体平衡、控制物体平衡能力的发展。
     精细运动能力早期干预和训练目标  根据不同年龄和运动发育迟缓的特点,制定训练内容,先后达到以下目标:训练婴儿双手协作能力,培养婴儿双手的不同分工合作能力;手指的握力和灵活性,以及手指控制物品的动作能力;培养婴儿对实物距离、体积以及空间概念的把握;培养婴儿发现物品特征,并通过运用物品表现出婴儿的需求;训练把握自身的平衡和发展物体的平衡,并懂得利用、创造平衡。培养婴儿自身的平衡能力,发展自身的协调性,以及控制物品的平衡能力;训练掌握社会生活、交流法则,并通过控制物品体现自己对这种法则的掌握程度。培养婴儿手指的灵活性,培养婴儿通过动作反应自己对社会规范掌握程度;训练婴儿构思建构能力的产生和发展;训练构思自己的行动内容并通过双手实现出来。 
     在对粗大和精细运动能力的训练过程中,要制定阶段性的目标。要特别重视各种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的训练和心理训练。
     对运动技能障碍儿童的康复治疗
     感觉统合功能训练  是4~12岁儿童重要和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其意义在于,充分提供内耳前庭、皮肤碰触等感觉刺激,并科学、恰当地控制刺激输入的量和环境,促使儿童逐渐自觉地形成顺应和适应,进而激发其自信心和潜能,最终改善协调与控制能力。根据感觉刺激种类,将感觉统合失调的矫治方法分为触觉刺激治疗、前庭刺激治疗、本体感受刺激治疗、顺应性反应等。由于儿童的个体差异性,感觉统合训练有利于部分动作障碍矫正,但并不是对所有动作障碍的矫正都有效。
     动作治疗 (motor therapy)  是一种有效的矫正动作障碍、改善个体动作行为的处方式治疗方法。常采用神经运动技能的目标训练(neuromotor task training,NTT)方法。方法是,治疗师帮助儿童将需训练或特定的任务整合或分解为有效的动作行为模式,进行动作控制、动作学习,以促使儿童完成更加复杂的精细动作和协调动作。其中方法之一是①将要训练的动作分解以互动形式录制在光盘里,②让患儿看互动光盘录像③想像将要模仿的动作④分步骤实施动作。在动作治疗中,根据儿童动作发展和心理发展的理论原则,采用紧张-放松控制练习、身体意识训练、动作想象训练、躯体感知训练等多种方法,向患儿提供系列动作活动训练,帮助循序渐进地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技能,以提高动作协调、身体平衡、有意识控制身体各部位动作的能力,达到改善动作障碍,提高精细和复杂动作技能,增进心理健康的目的。 
      心理治疗 在感觉统合功能训练和动作治疗的过程
中,也可同时给予心理治疗。常采用行为和心理支持治疗。 
     为使患儿能集中注意配合治疗,并使治疗与教育同时进行,应采用治疗-游戏-教育三结合的原则。并重视家长的参与作用。
 
发 布 者:  admin 添 加 时 间:  2014/9/20 点 击 数: 409
 

中国脑网

中国脑网 17710588313
京ICP备19054895号-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珠市口大街金霖酒店300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