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丽今年5年级,语文成绩不好,做应用题也特别费劲。妈妈买了很多书,让小丽阅读,希望通过大量阅读的方法,提高小丽的阅读水平,书读了不少,就是不见成效,每次考试总是在阅读方面丢分。 细问之下,才知道,他们读的书都是一些故事类的书,比如童话、神话或寓言之类的,有的孩子甚至只读小人书。这些书的阅读,很难提高阅读水平,因为这样的阅读,主要是对画面的理解,读者在读一篇故事时,脑子里面会自动建立相应的图像,就像看电影一样。而考试时的阅读(包括应用题阅读),到了高年级,主要是一些非画面性的内容,如说明文和议论文等题裁的文章,这些文章的内容比较抽象,理解起来难度比较大。 那么,家长如何有针对性地磁头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呢? 1、选材:在阅读训练之前,应该如何对阅读题裁进行选择呢? 在训练的开始阶段,应当为儿童选择那些既包含情节又包含说明和议论部分的文章,这样既能满足儿童的阅读兴趣,又能训练阅读理解的加工水平。在训练过程中,应当把说明和议论的内容,作为训练的重点,对它们进行充分的挖掘和理解。随着阅读理解水平的提高,可以为儿童选择一些纯粹的说明文和议论文。开始训练的时候,如果儿童感到很困难,可以将文章进行分解,一部分一部分的训练,然后再进行整合和连贯。 2、结合右脑:阅读故事类的文章,主要是在右脑进行阅读,故事里面的情节,转化成一副副的图像,在右脑活动。而说明类的文章,主要是在左脑进行阅读。很多孩子阅读故事类的文章,很正常,但一到说明或议论类的文章,就显得非常困难,这是因为他们擅长用右脑阅读,而不擅长用左脑,对于这样的孩子,在阅读说明文的时候,可以使用一些画图表的方法,将文章内容用画面的形式表达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