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智力开发 学习障碍矫治 培训班 脑产品 合作单位 头脑风暴  
走进脑学堂 企业员工辅助计划(EAP) 脑科学与抑郁症 另类天才

脑学堂新闻

脑网测试

名称:

密码:
 产品搜索      类别:
关键字:
当前位置: 首 页 >> 智力开发 >> 信息内容
 
  脑受损部位功能会被正常部位代替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7日发表的一份公报称,其研究员村田弓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局部脑组织由于脑卒中等原因受损后,其丧失的运动指挥功能会因其他正常脑组织的“接管”和康复治疗而得以恢复。

  包括人在内的灵长类动物都是从大脑的“主要运动皮质”区向肢体肌肉发出运动指令的。研究小组用猴子做实验时,借助药物损伤猴子大脑“主要运动皮质”中指挥手部运动的脑组织,使猴子的手部麻痹,无法抓取物品。此后,研究者立即对其进行康复治疗,并用能检测血流变化的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研究其脑功能变化。

  研究结果显示,当接受康复治疗的猴子能重新用手指抓取物品时,其大脑正常部分的血流增加,脑功能活跃。在治疗1至2个月后,实验猴大脑中受损的“主要运动皮质”区之外的“腹侧前运动皮层”开始活跃地发挥作用。在治疗3至4个月后,实验猴脑部靠近“主要运动皮质”区的部位也开始积极发挥作用。

  但当研究小组用药物阻碍这两个脑部活跃区域的活动后,猴子的手部会再次麻痹。研究者据此认为上述两个脑部活跃区域促进了抓取能力的恢复。

  村田弓指出,以前只能通过脑损伤患者的肢体活动来判断康复治疗的效果,今后康复治疗师将有望运用上述新发现,通过观察大脑特定部位的活动来确认治疗是否有效。

 

 
发 布 者:  admin 添 加 时 间:  2015/1/12 点 击 数: 298
 

中国脑网

中国脑网 17710588313
京ICP备19054895号-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珠市口大街金霖酒店300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