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能力是最重要的语文能力之一,是现代社会进行广泛交流的一个必备条件,也是高考中重要的考查内容之一,一篇文章的确能够综合反映一个人的语文能力。但由于办学地理环境局限,学生大多来自农村,语言环境不纯净,父母文化水平较低,缺少文化的熏陶渐染等原因,学生作文水平大都未能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出现写作“缺氧”、“过敏”等症状,许多学生一提写作就头痛,就“短路”,这就导致学生产生写作障碍。写作障碍是指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困难,这些困难包括来自教师方面的不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来自学生方面的习作失败,基础知识欠缺,写作态度和技巧的欠缺;还包括学校、家庭等环境方面的因素。但不包括有身体系统缺陷,智力落后,情绪失常等引起的问题。学生写作水平不高,写作能力差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可以用以下方法对学生写作障碍作诊断。 (1)看学生平时的习作,了解其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我在实验班里多次进行同题作文,要求学生在统一时间内完成,教师统一思想批改并分析学生作文现状。 (2)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内心情感。通过与学生个别谈心来了解学生对作文教学的看法和要求。 (3)问卷调查,了解学生作文的病因。 (4)在上述基础上,对学生作文障碍作出诊断。 诊断以后,可用以下写作学习障碍训练措施: (1)激趣褒扬法: 教师在批阅学生作文时应不吝褒扬,尽量找到学生的闪光点,哪怕只是一个词语都应适时表扬,给学生成就感,增强写作信心,激发写作兴趣。 (2)固本陪=培元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胸中无竹,锅中无米,文章自然内容空洞,情感虚假。因此,要通过听、读、背等途径,或借助新闻媒体和网络,营造良好阅读环境,丰富语汇,培养情感,积累素材。 (3)个案分析法: 借鉴案例教学理论,选择有针对性的学生习作作为案例,让学生剖析、讨论,放手让学生只由发言,激荡思维火花,教给学生科学的修改方法,培养修改习惯,把学生的作文训练引到高效健康的轨道上来。 (4)生活体验法: 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引导学生直接观察体验生活,或间接体验生活,激发学生创作的冲动。 (5)展示鞭策法: 定期将学生的优秀作文、进步习作汇集成册,发送给学生,让他们带回家去给亲朋好友欣赏;在教室一角开辟“协作选登”;还将它们推荐到校刊或参加有关征文比赛等,以成功的喜悦来鞭策他们持久地写作。 (6)当面、对话批改法: 改变传统作文的批改方式,用当面、对话式法,可把学生和老师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学生更容易被接受,作文批改更能深入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