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智力开发 学习障碍矫治 培训班 脑产品 合作单位 头脑风暴  
走进脑学堂 企业员工辅助计划(EAP) 脑科学与抑郁症 另类天才

脑学堂新闻

脑网测试

名称:

密码:
 产品搜索      类别:
关键字:
当前位置: 首 页 >> 智力开发 >> 信息内容
 
  陪读无益孩子“培独”
  古有“孟母三迁”,现有“家长陪读”
      暑期课外辅导已进行了一半,不少学校推出了“家长陪读”的学习体验,这一陪读现象不仅在低段学生家长中异常风靡,在高段学生家长群中也颇为盛行。家长和孩子一起走进了课堂,一起接受老师的谆谆教导,不少家长对和孩子一起进课堂感到适应,但大部分的家长还是有点不自在。不自在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家长无法坚持和孩子一起“坐”到最后,个小时的上课强度让家长感到疲惫,于是在中途离开教室的家长也并非少数。
      “陪读”虽然使家长感到疲惫,但家长为什么又会对“陪读”产生如此不可抗拒的力量呢?经笔者采访,了解到家长参与“陪读”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原因一,大多数孩子只是在“接受式”的学习,对于怎么样的老师适合自己,什么是恰当的教学方式不是特别了解,家长希望通过参加‘陪读’有助于孩子对老师知识点的把握。
      原因二,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家长会给孩子一个踏实、放心的感觉。有家长的陪伴,上课老师也会顾及家长的颜面,不会轻易批评学生。
      原因三,家长希望孩子能产生一种感激之情,看到父母为自己如此奉献,心中的感激会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学习效果受阻,学生无法全身心投入
      家长陪读果真能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吗?笔者私下走访了杭州育龙教育“一对一”个性化教育辅导机构,并随机采访了一些学生、老师和家长,从他们那里发现了陪读效果的真相。
      从学生的角度讲,在没有家长的陪读下,他们能较好得集中注意力,但在家长陪读下的课堂反而会令学生感到不自然;学生会多加考虑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令父母满意;上课不敢主动问题,害怕问题回答错误令父母蒙羞;原本的课堂变成了一场布满荆棘的地雷区,学生都无法集中精力上课,课堂的教学质量由于缺乏学生的密切配合而下降。
      从老师的角度讲,老师倒不介意上课时是否有家长围观,在意的是学生心态上的变化,使老师在上好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要消解学生因家长陪读所带来的紧张感。
      此后,笔者又采访了一些“陪读”家长,家长们纷纷表示已认识到“陪读”所带来的弊端,同时也感受到了孩子上课所承受的压力,一致表示愿意将孩子完全托付给老师教导。
反思:陪读无益于“培独”
      归根结底,大部分低段学生家长参加“陪读”是觉得孩子令自己无法安心,而大多高段学生家长参加“陪读”则是对老师教学质量的不放心。家长担心老师无法为自己的孩子提供良好的教学质量,老师无法全身心的投入教学……其实这些担心都是没有必要的。家长既然选择将孩子交托于老师,就应该相信老师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在课上信任老师教学,课下注重与老师的交流配合,才能真正发挥老师良师益友的作用。
      笔者还从育龙教育学科教研组长贾老师处得知,育龙教育全体任课老师欢迎所有学员家长参加“陪读”,老师们愿意随时接受家长对育龙教育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的检阅。凭借此举足以证明育龙教育在教育教学上做了大量的准备,以最饱满的姿态迎接家长们的随时验证。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最可怕的是用父母的幸福来栽培孩子的幸福。”家长督促孩子学习本无可厚非,但过度地插手监督容易导致孩子过分依赖,不利于其能力的发展,造成分数高的假象。毕竟,学习能力的发展要靠孩子独立思考来完成。
如果从孩子上小学一年级起,父母每天都必须督促查作业、讨论做难题、帮助背课文,那么到孩子高中毕业,父母要赔进多少时光呢?其实,陪读并不是帮助孩子学习的唯一良策,也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孩子成长的一些问题。
       家长要做的就是“放手”,让孩子自己摸索学习的规律与方法,才有益于培养孩子独立的学习能力。如果家长选择在假期里把全部身心“全天候”地都放在孩子身上,对自己事业的发展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影响。事实是,孩子只能陪父母十八年,当孩子最后离你而去追求自己的生活的时候,你的后半生将如何度过?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尽早教会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与孩子一起成长。
 
发 布 者:  admin 添 加 时 间:  2017/7/5 点 击 数: 805
 

中国脑网

中国脑网 17710588313
京ICP备19054895号-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珠市口大街金霖酒店300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