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智力开发 学习障碍矫治 培训班 脑产品 合作单位 头脑风暴  
走进脑学堂 企业员工辅助计划(EAP) 脑科学与抑郁症 另类天才

脑学堂新闻

脑网测试

名称:

密码:
 产品搜索      类别:
关键字:
当前位置: 首 页 >> 智力开发 >> 信息内容
 
  银杏叶制剂改善MID痴呆
    银杏叶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中药,黄酮总甙酐是从银杏叶中提取的主要药物成分。研究表明,黄酮总甙酐是一种天然的自由基清除剂,可以保护机体免受自由基的损害,改善脑循环和神经元的功能障碍。它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冠心病和脑缺血,但关于银杏叶制剂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实验研究少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银杏叶制剂对MI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初步研究其机制,为临床合理应用银杏叶制剂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选用体重350 g~400 g,鼠龄10个月~1 a,封闭群纯种雄性SD大鼠30只(由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药物                  
  银杏叶制剂(含总黄铜甙24%)由深圳海王制药有限公司提供;对照组用西药西得镇(Hydergine,瑞士SANDOZ产品),用时配成0.03 g/L悬液。 
  1.3 MID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按陈俊抛[1,2]报道的方法制作MID大鼠动物模型。自颈外动脉缓慢注入80 μm~200 μm的自体血栓干粉,拔管并结扎颈外动脉起始部,确认无出血后缝合手术切口。术后观察大鼠呼吸、肢体活动等情况。假手术组除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外,其余处理均同模型组。 
  1.4 实验动物分组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银杏叶组。每组10只,采用灌胃给药:中药组按150 mg/kg给药,西药组按0.3 mg/kg给药,假手术组与模型组以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每组大鼠单次连续给药6 d,第7天测试游水迷宫及电刺激试验,测试期间停止灌药。实验动物饲养于19 ℃~25 ℃的环境中,自由饮水,自然光照。 
  1.5 记忆行为测试                  
  游水迷宫试验:以痴呆大鼠自水迷宫起点游至终点安全台所要时间,作为衡量学习获得能力的指标。伤害性电刺激试验:采用自制的[3]被动回避能力测试的两隔离室电击平台,测试大鼠对伤害电刺激的被动回避能力,以检测其近期记忆能力。测试过程:取大鼠放入1室,当其进入2室时即受到电击,大鼠随即退回1室,来躲避这种伤害。测试前将大鼠放入电击平台中训练30 min,24 h再测试其进入2室遭电击次数,用以衡量其躲避伤害性电刺激的记忆变化,共测试7 d。 
1.6 海马区Ach含量的测定                  
  参照杨会宣[4]改进的方法,通过碱羟胺比色法测定脑海马区的Ach含量。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专用医学统计程序。所有实验数据均用±s表示。 
  2 结果 
  2.1 游水迷宫试验                  
  见表1。连续7 d的游水迷宫测试发现,MID大鼠游迷水宫所需要的时间明显延长(P<0.01);银杏叶组与西药组大鼠游迷宫所需要的时间均明显少于模型组(P<0.01,P<0.01);银杏叶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表1 药物对MID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略)注: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ΔP<0.01,与西药组比较#P<0.01,OP<0.05。 
  2.2 伤害性电刺激试验                  
  见表2。四组动物术后7 d内行伤害性电刺激试验,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记忆出错次数明显增多,并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用药各组大鼠伤害性电刺激出错次数显著少于模型组(P<0.01);除第1天记忆出错次数差异无显著性外(P>0.05),银杏叶治疗组在出错次数上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P<0.01,P<0.05)。表2 MID大鼠伤害性电刺激试验结果(略)注: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各用药组与模型组比较:ΔP<0.01,与西药组比较oP>0.05,#P<0.01。 
  2.3 药物对MID大鼠海马区Ach含量的影响                  
  见表3。表3 各组海马区Ach含量的比较(略)注: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与西药组比较#P<0.01。 
  3 讨论 
  血管性痴呆是由脑血管因素所致的脑组织损害、认识能力下降的痴呆综合征,MID是最常见的类型。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致MID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银杏叶始载于《本草品汇精要》,作为祖国的传统中药已沿用数千年,其主要成分总黄酮甙有提高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5]。本实验我们从智能测试、海马区Ach含量测定方面进行研究银杏对MID智能的影响,探讨其益智的机制。本研究通过游水迷宫试验和伤害性电刺激试验发现:MID大鼠游水迷宫所需时间和伤害性电刺激出错次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银杏叶治疗组在游水迷宫所需时间及出错次数上均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P<0.01,P<0.05),提示银杏叶制剂能有效的改善MI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Chopin等[6]对Alzheimer病小鼠模型观察,给予银杏制剂150 mg/kg~500 mg/kg,能明显减弱遗忘。研究表明[7]银杏叶制剂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痴呆老龄鼠的智能障碍,在70 mg/kg~500 mg/kg范围内,这种药理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增强。临床观察银杏叶能改善Alzheimer患者的注意力、暂时记忆 、计算、阅读理解、空间感知、定向和语言运用等能力[8]。另外对脑梗死的研究发现,银杏叶能增加脑局部血流量,降低全血粘度,这对改善记忆有促进作用[9]。研究表明,中枢胆碱能系统的海马区Ach能投射纤维及基底节前脑胆碱能细胞的功能障碍,是导致各种类型痴呆动物学习记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这为研究学习记忆功能提供了较为明确的形态学和物质基础。本研究用碱羟胺比色法测定MID大鼠海马区Ach含量,MID大鼠海马区Ach含量显著降低(P<0.01),经药物治疗后其含量显著提高(P<0.01),且银杏叶治疗组优于西药组(P<0.01)。实验结果提示:银杏叶制剂改善其学习记忆障碍确实与海马区Ach含量升高有关。因此可认为,由于脑血流的中断,导致MID大鼠海马区Ach含量降低,出现记忆功能障碍,而银杏叶制剂的益智作用恰恰是通过增加学习记忆脑区的Ach含量而起作用,至于它是通过怎样的机制影响Ach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发 布 者:  admin 添 加 时 间:  2018/8/5 点 击 数: 787
 

中国脑网

中国脑网 17710588313
京ICP备19054895号-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珠市口大街金霖酒店300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