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力开发 |
|
 |
|
|
|
|
|
|
|
|
如何提高注意力?
|
|
|
1.让孩子的兴趣自由发展
我们不难发现,对于感兴趣的事,孩子会更全身心地投入。所以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首先就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兴趣。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打着“全面发展”的旗号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兴趣班,孩子穿梭在各种课堂之中,疲于应对,何谈兴趣?家长需要做的是,引导孩子的兴趣,而不是把我们的兴趣强加在孩子身上,多给孩子一些空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接受、尊重孩子的兴趣。
经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只对游戏感兴趣,其他什么都不感兴趣!站在孩子的角度,平时上课已经压力很大了,回到家只有这个方式可以放松一下,这都不行吗?其实家长应该适当反思一下,有没有给孩子提供一个可以发掘广泛兴趣的外界环境?自己是不是也每天抱着手机不撒手?如果环境过于单一枯燥,不能怪孩子对其他事情不感兴趣。只有积极创造一定的条件,多创造孩子接触朋友、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的机会,提供发展兴趣的沃土,孩子才能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激发兴趣点。
2.善意的打断是毒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孩子在专心致志的看书,奶奶却三番五次的打扰,一会是“要不要喝水”,一会是“晚上你想吃啥?”,一会是“吃点水果吧”,一会又是“给奶奶说说都看了什么”,没到一会的功夫,被打断了三四次,孩子从专心致志到被其他事情吸引,这样的事情多了,孩子的专注力注定无法养成。
孩子5-6岁时,处于幼小衔接阶段,注意力可以集中10-15分钟左右,7-10岁期间,孩子注意力会相对更集中,约在20-30分钟左右,但还容易受到周围的影响。所以当孩子专心的做一件事的时候,是很宝贵的,这时候不要轻易的打断孩子,破坏孩子的专注力,不打断,就是最好的陪伴。尽量给孩子一个独立的房间,独处的时间,让他可以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3.营造温馨和谐的环境
一些家庭环境过于嘈杂、经常人来人往,而且房间杂乱无章,孩子没有一个安静的环境,自然静不下心来学习;还有的父母经常在不考虑孩子的情况下争吵,甚至家庭暴力,这容易导致孩子担心或不安,可能会感到焦虑,在需要专注的时候总是分神,难以集中注意力。
一个有爱的家庭环境非常重要,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可以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孩子能感觉到自己是被保护的,是被爱的,可以心无旁骛地去从事自己的事情。同时,这种有爱的环境也能促使孩子更自律、更努力,激发孩子对学习的责任感。
4.专心做一件事比假高效重要
有一些很积极的孩子会开启多任务模式,当然,这种模式也会发生在懒惰的孩子临时抱佛脚的身上,比如:在吃饭的时候看书,在午睡的时候做作业,在跑步的时候听英语听力,这种看似很聪明的提高效率的举动,一心二用甚至几用,看起来每件事都“完成了”,实则并没有把任何一件事情“做好”。缺乏专注力,会让人对每件事敷衍了事,因为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会进入一种全神贯注的状态,不受外界的干扰,会想办法把这件事完成好,全力以赴,在这个专注的过程中思考能力也会一步步培养起来。鼓励孩子把每件事都专心做好,睡觉时就专心睡觉,脑子里既不纠结白天发生的事情,也不烦恼明天可能出现的问题;看书时就专注看书,进入书里营造的世界中,去学习书中的知识。
别让孩子一心多用,引导孩子做好每天的计划,把每件事情完成的时间目标定好,确定完成任务的先后顺序,每次只做一件事情,这样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孩子都能够全身心投入,最后真正地把事情做好。 |
|
|
发 布 者: |
admin |
添 加 时 间: |
2019/5/27 |
点 击 数: |
907 |
|
|
|
|
|
|
|